海水觀賞魚的領航者 高科大校友蘇文炳返台參訪並授權相關影像資源






全球海水觀賞魚養殖市場的技術與出口領導者蘇文炳,畢業於合校前的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前身之一高雄海專,電訊科出身的他卻開了跨域外掛,(1992年) 26歲拿下神農獎、1994年遠赴印尼投入養殖事業,如今成為全球海水觀賞魚的重要定價者,特別是因皮克斯動畫《海底總動員》 (Finding Nemo) 而爆紅的小丑魚,蘇文炳更居霸主地位。基於支持校務永續發展的目的,蘇文炳日前(15日)返回母校參訪,並簽署合作備忘錄,同意其所擁有之養殖魚類影像授權10年,提供高科大做相關研究或周邊開發,收益捐作獎助學金。
尼莫爆紅後成為水族界的新寵兒,小丑魚當時主要來自野生捕撈,到了2008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時,蘇文炳原本經營的石斑魚苗生意大受影響,因緣際會另闢藍海改投入養殖觀賞魚,結果如今成為全球最大的小丑魚出口業者,其養殖供應總量甚至超越海中捕撈的小丑魚總量,因此大幅降低了小丑魚市場價格。不滿於此,蘇文炳鎖定所有高難度又具商業價值的海水觀賞魚,打算都發展成人工繁殖取代野外捕撈,手握60種海水觀賞魚,就有超過20種是全球獨有的,除了小丑魚,還有海水神仙魚、倒吊魚、金邊蝙蝠等。
利用這些養殖魚種的資源,蘇文炳決定無償授權高科大投入研究或周邊開發,衍生之收益則做為獎助學生之經費來源,日前利用返台機會,於高科大進行一日之參訪行程,並且與海洋生物技術系簽署合作備忘錄、以及對高科大之授權捐贈。高科大校長楊慶煜也利用機會請水圈學院各系分別展示近期研究及輔導成果。
在水產養殖系方面,近年大力供應國內養殖業者光合菌來取代孔雀綠,並且配合政府魚電共生政策進一步發展智能化的場域管理、養殖管理技術。水產食品科學系則是在一般食品加工之外,大力投入保健品和功能性產品的研發、建立功能性評估平台等計畫,更以量多質精的商品開發能力為校內獎助學金開闢永續金援。漁業科技與管理系預計將在2026年成立食魚教育中心,從捕撈場域、挑選魚貨、料理魚貨,到食品加工、食品檢驗,一連串從捕撈源頭到末端食安管理提供完整的教育資源,將會是國內第一並且唯一可完整展現食魚推廣能量的基地。另外,海洋生物技術系的可溶性塑膠技術則是擁有歐盟、美國專利的獨家技術,免回收流程,可實踐潛力更強大。最後是海洋環境工程系設立的底泥研究中心,其技術與論文量均是世界頂尖角色。
楊慶煜表示,高科大堅強的產業輔導能力,累績了龐大的數據資料,也成為未來智能化潮流下最堅強的數據基礎,更從產業輔導的經驗上轉換出研究論文,成為未來學術研究參考的重要依據。這些海洋、水圈相關研究以及翻轉,也激勵不少海外校友期望帶動更多台灣新生代踏足國際賽道。養殖專業的蘇文炳對各類相關技術也深感興趣,他表示過去在學期間,就對其他領域知識保有高度興趣,例如電力、力學等等,後來在事業經營上,有時也發揮不少關鍵的即時救援價值。如何培養更多青年人才投入海洋領域,是蘇文炳關切的重點。
楊慶煜指出,除了東南亞各地的校友組織外,高科大今(2025)年初實習船御風輪首航日本時,就接觸到日本校友發起成立日本校友會,預計將在今年底成立,另外近年頻繁與德國友校交流的結果,要在德國組織校友會的時機應該也即將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