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自己的房子自己蓋!泥岩土、砂、粗糠當材料 高科大學生與社區共創自然建築

燕巢著名的烏山頂泥火山,為境內阿公店溪與典寶溪流域的發源地,經由二條溪流夾帶富含微量元素的泥火山泥岩土,除孕育出芭樂、蜜棗等果物外,也是昔日在地人安家立命的起厝建材。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簡稱高科大)開設兩天一夜的微學分課程「泥火山自然建築工作營」,重現老祖宗「自己的房子自己蓋」的精神,也導入環保綠建築的觀念。

 

位於泥火山旁的燕巢金山社區,迄今仍保留多幢紅磚牆土角屋,根據在地耆老回憶,早年資源不足,蓋房子是村子大事,往往需要全村動員就地取材,「這次你幫我蓋,下次我幫你蓋!」里長林順輔說,這樣的換工模式,稱之為「相放伴」,主人家不需支付任何薪酬,套句現在流行的用語,就是「協力造屋」。

 

有感於金山社區土角屋年久失修,高科大執行教育部補助大學社會責任(USR)活力水典寶SICA計畫的經費挹注下,日前由通識教育中心、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與金山社區合辦兩天一夜的「泥火山自然建築工作營」,邀請霧峰林家花園的修復設計師孫崇傑,親自指導土角磚、竹編牆的技術技巧,重溫往昔手作造屋的能力。



此次工作營共有20位社區居民與20位高科大學生參與,從認識泥岩土、學習混合泥、砂、粗糠的正確比例,再將土團揉合稻草梗放置於土磚模具定型,經過充足時間陰乾後再施以生石灰進行土磚堆疊工序。而竹編牆在團隊細心的編製下,其經緯交叉呈現出的質感讓人感到質樸優美,與會的居民與學生都不禁發出讚嘆聲,興奮地說:「自己回家也要編一個!」

 

經過二天的實作體驗,高科大學生與社區居民成功重現傳統土角磚與竹編牆工法,多數學生都是第一次使用鋸子、鏟子與鐵槌,學生表示:「看著長輩鋸木頭好像很簡單,怎麼自己操作卻卡卡的很不順手!」孫崇傑老師指出,雖然學生起初有點生嫩,不過年輕人學習速度很快,在第一天就完成超過40塊土磚與二片竹編牆,遠遠超出預期進度。

 

燕巢區金山里里長林順輔表示,未來社區將善用本地的泥岩土與竹材,持續推動自然建築,除考慮修復老屋之外,更期待高科大學生重回社區,與社區共創新形態的社區亮點與活動空間,提升社區環境美學的氛圍。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