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面對氣候變遷、漁業資源枯竭與海洋污染等日益嚴峻的全球挑戰,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與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水產試驗所、漁業署於2025年6月27日共同舉辦「海洋環境×社會×治理 永續發展論壇」,廣邀政策官員、學界專家與產業利害關係人齊聚一堂,探討臺灣如何從海洋保育、食魚教育到治理體系進行全面升級,推動具在地實踐力的永續海洋治理。

論壇由高科大漁業管理系USR「永續海岸創生-台17漁村實踐計畫」主導,結合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水產淨零排放知識推廣與輔導計畫」、農民輔導司「食魚推廣教育計畫」等多項政策支持...

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養殖系教授邱國勛所帶領的水永續實驗室,以全球首創的「無抗雙黃連草藥配方」與「AI 疾病預測系統」雙核心解決方案,贏得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市場合作商機。日前在中山醫學大學第一屆全國智慧醫療暨永續發展創意競賽中,水永續實驗室學生組成的團隊AquarCare+,以作品《智能養殖 永續守護:助力藍色經濟升級》脫穎而出,榮獲「永續發展組第一名」;另外也在2025新創千里馬創業競賽贏得商業服務組銀獎以及永續發展組永續獎,以及經濟日報主辦的第九屆創業之星選秀大賽學生組獲得優勝佳績。 高科大養殖系教授邱國勛指出,全球養殖蝦年產值高達763億美元,卻因蝦病導致損失超過450億美元,已成為養殖業的首要挑戰。該實驗室所研發之「無抗雙黃連草藥配方」,係利用黃連專利草藥,有效提升蝦類對EHP和AHPND等重大疾病之免疫力(發明專利編號 I8729211),可實現無抗生素且高存活率的養殖目標;同時,AI疾病預警系統可協助養殖戶提前因應疫情風險,於實驗中每次預測成本僅台幣5元,成功預測86次AHPND疫情爆發,累計為客戶挽回超過台幣1,200萬元的損失。學生團隊AquarCare+由鐘上輝、劉振珣、魏奕凱三人組隊,於相繼於中山醫學大學第一屆全國智慧醫療暨永續發展創意競賽、2025新創千里馬創業競賽、第九屆創業之星選秀大賽等競賽奪得佳績,並且進一步拓展水永續實驗室之國際合作機會。 目前該系統已導入台東地區蝦類養殖業者,成為養殖業永續發展的重要利器;此外,高科大水永續實驗室亦與越南TOMOTA公司、馬來西亞水產公會簽署合作備忘錄,預計進一步展開技術合作。近期受美國川普政府加徵水產品進口關稅影響,馬來西亞原出口至美國之水產品銷量受挫,市場需求下滑,加上區域內養殖戶普遍因市場不確定性而暫緩投苗,整體放養數量明顯下降。為因應產業變局,水永續實驗室積極協助當地業者轉型升級,除持續拓展東南亞及亞太市場外,亦正推動與沙烏地阿拉伯之清真(Halal)認證協議,開拓中東高端水產品市場,強化國際競爭力。 AquarCare+以草藥配方與AI預測系統搭配的養殖解決方案,陸續在中山醫學大學第一屆全國智慧醫療暨永續發展創意競賽榮獲「永續發展組第一名」、在2025新創千里馬創業競賽贏得商業服務組銀獎以及永續發展組永續獎、在經濟日報主辦的第九屆創業之星選秀大賽學生組贏得優勝獎。今(2025)年5月底,高科大水永續實驗室團隊前往馬來西亞參與國際水產年會,進行成果發表與跨國合作交流,受到多國產官學界高度關注。養殖產業如何預防疾病、減少投藥、智能化控管水質、提升收成效率、降低損耗,對於確保穩定食物來源與產業永續性皆為關鍵議題,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2 (消除飢餓)、SDG9 (創新工業)、SDG12 (責任消費)、SDG14 (水下生命)、SDG17 (全球夥伴關係)等永續目標。

對抗暖化的重要手段即是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其中淨零碳排已是全球追求的共同目標,而「自然碳匯」是其中一種做法,包括森林、大型藻類等捕捉二氧化碳均廣受討論。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養殖系在「削減溫室氣體」的思考上以海門冬應用在畜牧業飼料以減少甲烷的排放來對抗暖化,相關海門冬養殖研究獲得國際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mpact Factor 8.0) 刊登,振奮合作的產官學團隊:包括農業部水產試驗所以及水試所進駐廠商高科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科大養殖系教授邱...

在無線網路通訊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廣播是否仍具重要價值?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於5月30日「媒體法專題研究」課程中,特邀中央廣播電臺副總臺長李明俐,以「你所不知道的戰場:當台灣被封鎖,我們用廣播打開國際裂縫」為題,探討廣播在當代媒體世界裡的重要戰略角色。

中央廣播電臺自1928年創立至今,歷經戰爭、冷戰、民主轉型等階段,一直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獨特影響力。李明俐以「生於戰爭年代,轉型公共媒體,連結國際社群、傳遞和平之聲」為演講主軸,回顧廣播如何從戰爭工具演變為公共媒體。她指出,二戰及冷戰時...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於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影響力排名再傳捷報,今年全球參與排名校數創新高,全球達2318所學校參與,其中臺灣計有53所學校入榜,高科大在眾多參與大學中穩居世界401-600名、臺灣並列14名,展現推動永續發展的堅強實力。

本次評比單項指標中高科大於多個SDGs表現出色,特別是在SDG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SDG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及SDG12「責任消費與生產」等領域均獲得優異成績。其中,於SDG7積極推動再生能...

號稱全國規模最大的戶外畢業典禮,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昨(14)日順利迎接晴空萬里的好天氣,在黃昏中盛大展開,估計全場湧入超過5,000名畢業生及家長,擠爆高科大建工校區。因蝴蝶颱風帶來的不穩定天候在最後一刻放晴,周邊大眾運輸亦發揮疏運功能,捷運公司特地因應建工校區所在區域,調整增加輕軌周末班次,高科大建工校區雖處三民區人口稠密區域,畢業典禮仍順利展開、落幕,113學年度超過8,000位畢業同學,不論現場參與或線上觀賞,均如願有了一個圓滿的畢業典禮。

高科大校長楊慶煜指出,113學年度的四技畢業生,...

由UNITWIN/UNESC教席計畫支持的「Gender, Vulnerability and Well-being i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Support」計畫,是由日本神戶大學負責推動,2025年的國際研討會跨海來到台灣,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系負責主辦,聚焦「韌性、女性、海洋」議題,包括日本神戶大學、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泰國皇太后大學均派出學術夥伴來台參與,展現高科大國際拓展國際合作的實績,也展現台灣在性別與海洋議題上的參與和影響力,可驅動更多跨部門、跨國界...

完美避開蝴蝶颱風帶來的不穩定天候,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今(14)日盛大舉辦畢業典禮,在COVID-19疫情降溫之後,高科大固定選擇黃昏時間在戶外操場舉行畢業典禮,搭配晚霞夜空,為畢業生打造難忘的畢業晚會,也成為全台灣非常特殊的畢業風景,在人數量體以及典禮規模上,一直是畢業季的指標學校。今(2025)年推出全新設計的高科大專屬博士袍,成為今年博士綬帶典禮上最吸睛的亮點,兼具古典傳統樣式與在地性的特色,展現高科大永續傳承的學術精神。

高科大以「以人為本、價值共創」為治校核心精神,校長楊慶煜表示,畢業典...

由專門提供虛擬支付、託管、穩定幣等服務的企業Ripple Lab. 贊助Ripple Impact Fund,選定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為台灣的第一所夥伴學校,該基金旨在獎勵各類與區塊鏈應用相關之學術研究,包含資產代幣化的理論探討、商業模式設計、系統開發等,昨(5)日由資深總監Lauren Weymouth代表親赴高科大資訊管理系了解相關受基金所贊助的研究成果。時值金管會力拼「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六月底報院,高科大在虛擬貨幣的發展成果獲得Ripple Impact Fund認同與支持,對於高科大發展F...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與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日前於高科大第一校區共同舉辦「2025高雄教育節-學市集 x 職探任意門 產官學技職嘉年華」,高科大全面開放校園,整個第一校區成為技職發展尋寶圖的探索場域,1500名國高中師生參與,深入了解未來職場的多樣化選擇,打開技職教育視野。活動也邀請到未來技職之光(有明確升學志向的國三應屆同學)、技職專業競賽金牌選手與優勝選手同台,為活動揭開序幕。此外,高科大設計的經驗交流環節「真人圖書館-技職學長姐點點名」也是極具口碑的橋段,參與的國中生回響熱烈。

包括教育部技職司、...

匯集近年校園輔導工作的重要議題,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本(5)月23日在建工校區舉辦「南區大專校院導師輔導知能與實務經驗研習會」,聚集南部大專校院輔導人員共同關注DEI、性別多元平等議題,除校園內落實三級輔導的關懷機制外,導師也能透過建立正向的班級文化,使學生共同成長等方式,打造一個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有歸屬感的友善校園環境。

此次輔導知能研習除南區大專校院輔導人員外,亦有部分高中職導師及學務人員參與,一同交流因應日常的隱微歧視議題,也包含原住民青年處境的分享。高科大學務長許鎧麟表示,當前世代成長在資訊...

歷時26小的馬拉松跨域合作競賽,2025技職盃黑客松決賽24日(週六)在高科大完美落幕,全台北中南區晉級隊伍一共74組、212人,歷經週五、週六連續二天的馬拉松合作,由台科大隊伍「會贏噢!」抱回評審團大獎,南臺科大「赫德及麥當勞群島」贏得最佳技術獎,北科大「能利有限公司」帶回最佳創意獎。2025年競賽以SDG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為主題,教育部為支持創新實作,將全國賽評審團大獎獎金從20萬提高到25萬元,總獎金超過80萬元,激勵技職學生發揮永續創造力。

26小時的競賽時間,考驗各隊伍學生的創...